院训:承古纳新,仁心为民!

悬壶济世护健康——写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建院四十周年之际
时间:2023年11月17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浏览量:

悬壶济世护健康——写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建院四十周年之际

1983年10月,在松桃自治县蓼皋镇麻阳街16号,12间共387.2平方米木房里,21名揣着行医初心的医护,创办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以下称松桃民族中医院),开启悬壶济世征程。

40年来,松桃民族中医院一代代“民族中医人”从医初心历久弥坚,将青春与智慧融入苗乡健康丰碑,以精诚不倦镌刻医院高质量发展长卷。

  数据见证40年奋斗历程:业务用房从387.2平方米变为43800平方米,编制床位从30张增加到400张,660名医护人员中有高级职称55人,年门诊28万人次,年手术3000余例,为无数危重症患者带来新生。

一张张名片见证40年荣光与梦想:建设了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建设了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苗医药科和肛肠科,骨伤科和呼吸内科为省级中医优势专科,打造了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砥砺奋进  乘势而上跨越发展


秋日,当晨曦温柔地洒向松桃民族中医院院史馆,馆里厚重的文字、精彩的图片、历年荣誉,承载了医院起步路上的筚路蓝缕,见证医院乘势而上的跨越式发展。

  1982年3月,松桃自治县政府挥动如椽大笔,擘画松桃民族中医院发展蓝图,让中医药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创建时间定格在1983年。当年10月,松桃自治县蓼皋镇麻阳街16号,21名心怀从医初心的医护人员,创办了松桃中医院,开启奋斗不息的杏林之路。誓以奋进的大笔,谱写理想与热爱的乐章。

  创办经费来自县财政与卫生局的6.5万元拨款,业务用房只有387.2平方米,没有住院部也没有病床,只有中医门诊和西医门诊与药房。喜庆连连,医院创建次年,省卫生厅与县卫生局拨款10.7万元,购买、改扩建原县托儿所,医院有了住院部,编制床位30张。1987年3月,经批准改名为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

  1989年,为使医疗设施和人才得到有效利用,松桃民族中医院先后在车站开设苗医门诊,在徐家坳开设痔疮门诊,在南门开设针灸门诊;1992年,医院开设昼夜门诊;2002年,医院建设外科病房、碎石中心,成为公费医疗报销定点医院;2004年,县卫生局明确医院为重点医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松桃民族中医院抢抓发展机遇,以时不我待的自觉担当,推动医院跨越式发展,实现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精彩蝶变。

2015年,新住院大楼建成投用;2023年,苗医药综合大楼开设苗医药科门诊、住院部、苗医药特色治疗区、标本室、苗医药示教室,为中小学生以及热爱苗医药事业的有志人士搭建一个文化内涵丰富的考察学习平台,有助于培养苗医药人才,为助推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注入人才资源。

  承袭“以人为本、兼容中西、突出特色、科技兴院、优质医疗、引领城乡”的办院宗旨,医院于2012年启动国家县级中医院标准化建设,目前全院拥有大中型设备共2165台件。

  2003年,门诊9185人次……2021年,门诊18万人次;2022年,门诊28万人次……连续增长的门诊数据见证医院梦想与荣光。40年来,一代代松桃中医人不负韶华,将医院打造为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2022年获贵州省批准开展产前筛查技术单位,2023年被认定为贵州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撑起松桃健康事业的中流砥柱。

薪火相传  中西医结合守护群众健康 

     “施仁术济世惠民,传中医德艺双馨。”秋日,漫步松桃民族中医院苗医药馆,药馆布局合理,尽显古风今韵,弘扬了苗医药文化,传承了国医精髓;走进苗医药科,特色疗法造福群众。

      “承古纳新,仁心为民”。从1989年设中医门诊开始,松桃民族中医院坚持守正创新,传承精华,把中医药元素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了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苗医药科与肛肠科,探索中医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人。不断健全人才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内培外引聚集高端医学人才,制定了人才建设发展规划,人才梯队建设越加完善。全院职工660人,高级职称55人,中医类别医师占比68.1%。涌现石昌熙、田明达等20余名省市县名医、市管县管专家,分别在中医、中西医、西医临床等专业作为学科带头人,为医院“名医带名科、名科促名院”发展方向奠定基础。

历经40年的风雨洗礼,松桃民族中医院先后获得省、市、县“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诚信医院”等60余项荣誉,医务人员受到各级奖励表彰200余人次,收到锦旗300余面。

人才聚集推动医院学科发展。全院22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实现中西医结合,有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建设专科2个;有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培养中医临床骨干和中医药技术人才28人。

科研是临床的基石,人才为科研推波助澜。近3年医院开展省级科研项目4项,获得县级以上新技术新项目奖52项,先后出版了《苗族药物学》《临证悟道》《苗医药新论》《松桃中药资源志》等多部著作,其中《苗族药物学》出版后获得贵州省级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丰富了苗医药理论。

  挖掘民间药方,发掘苗医药资源。松桃民族中医院专家奔走乡野,穿行于山林,挖掘民间药方,普查了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域中药、苗医药资源,完成国家中药资源普查松桃试点任务,达到国家验收标准。“中国四大道地药材产区之一”实至名归。

坚持守正与创新,传承与发展相结合。创新开展苗医火针疗法、苗药贴敷疗法、苗医睡药疗法、苗医药酒等苗医药特色疗法;完善中药房、中成药房、中西药库房、煎药室(提供煎药服务)配套,主导研发临床应用的苗医药麻汝、苗祖、苗岭、苗王四个系列民间古方32种,让千年苗医药焕时代芳华,惠及万千苗乡群众。


步履铿锵 大医精诚系民生 

       在守护生命至上的奔赴现场,从不缺乏松桃民族中医院人的身影:2003年,医护不计报酬,不辞辛劳,战斗在全县抗击非典的最前线;新冠疫情期间,医护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医者大爱不止于此。松桃民族中医院先后与辖区内12家卫生院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定期安排专科医生下乡开展坐诊、查房、义诊、举办业务讲座,开展业务交流,病历分享,指导治疗,推动分级诊疗落地落实,筑牢乡村振兴健康基石。

  情牵群众:不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赴敬老院开展义诊,赠送自制中药香囊;进社区、进基层、进学校、进单位开展义诊及中医药文化宣讲活动,对12个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馆进行业务指导,让中医药优质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心系民生: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开展煎中药服务、免费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提高服务内涵、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推进智慧化医院建设,开设中医夜间门诊,增设周末专家门诊,推进信息化建设,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制定了《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应急预案汇编》,完善各项应急管理制度,推进院前与院内急救服务的“无缝对接”,锻炼召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劲旅。2021年以来,松桃民族中医院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先后派9人分别到木树镇阳六、独科、河边、克麻村和长兴堡镇寨云、小地、榔木和坝路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队员,助力乡村振兴。

  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规范,完善医疗质量控制措施、强化医技质量控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加强“平安医院”建设,加强“人防、技防、物防”的建设,建立健全警医联动机制,不断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监督体系,建设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通过完善监督体系建设、加强防控措施落实、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等举措,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组织监督、部门各负其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打造了风清气正清廉医院。

新起点,新征程。松桃民族中医院承袭“以人为本、兼容中西、突出特色、科技兴院、优质医疗、引领城乡”的办院宗旨,秉承“承古纳新,仁心为民”的院训,在“三级中医医院”发展赛道上奔跑,全力构建人民满意和谐医院,为健康中国、健康贵州、健康铜仁、健康松桃贡献力量与智慧。(来源:贵州日报)